霸饅頭第一屆「我要去留學」導生申請成果與諮詢體驗分享
本周日第二屆BA Mentor的「我要去留學」計畫開始報名。想想去年此時我剛搬來西雅圖,霸饅頭只是在我腦中一個還未完全定型的概念,隨著開始工作上班崩潰,這個計畫的雛形不斷成型,也總算撥出一些時間和Shan共同將計畫雛型描繪出來,也詢問了幾個好友、學姊學弟是否有意願加入,最後組成了一個五人的小團隊。
今天這篇短文主要會分享一下我們去年招募到要申請美國商業分析學程的導生們的申請結果,我也和他們各自做了三十分鐘的使用者訪談,了解他們一路以來的申請歷程和我們作為導師和他們互動的觀感,以及透過他們的視角,有哪些面向我們團隊能在第二屆更加精進的地方!
申請數據分享
第一屆霸饅頭「我要去留學」導生人數:8人
第一屆霸饅頭「我要去留學」導師人數:5人,平均一位導師和1–2位導生進行配對
成功申請、拿到商業分析研究所錄取信的導生人數:5人
中途消失、決定不出國、連絡不到的導生人數:3人
第一屆霸饅頭「我要去留學」學校申請成功率:62.5% (5/8)
拿到錄取學校間數:15間
錄取學校名單:
MSBA:MIT、UC DAVIS、UMN、USC、Purdue、ASU、Emory、Wake Forest、William Mary、Maryland、UT Austin
MSDS:USF
MS Analytics:Georgia Tech、北卡州立大學
MIMS: UC Berkeley
成功申請學校導生的訪談紀錄分享
以下就幾個訪談的大方向整理了一些這屆導生的申請歷程與心得記錄
申請時程規劃
第一屆成功的導生大抵上都是於18年底甚至更早有出國就讀商業分析相關研究所的想法。而申請的時間區段則大致分為兩個時間點。一部分的導生會趁第一輪、第二輪申請截止前就投遞學校申請;而有一部分導生則是在19年十二月、20年一月左右投遞最後一輪的申請。
在訪問導生們時間規劃上的問題時,也有發現部分在第一二輪就投出申請者,有極高比例拿到學校錄取,也再次證實如果及早開始準備申請相關的要件與文件,和錄取好學校有正相關。
而要如何可以在第一二輪就順利投出履歷呢?幾個要件是硬性且不可避免一定要提早開始的:GRE/GMAT、托福與推薦信。申請者對於考試與推薦的主控性相較於其他申請文件低很多:考試不是想考就考,且要包含多次考試的可能性;推薦信也需要事先聯絡。透過他們的分享,再次應證提早開始的效益與難度,非常建議今年準備申請的同學們可以思考。
工作情況
很值得欣慰的,這次申請到學校的五位導生都仍在申請期間仍持續在工作,邊工作邊申請雖然辛苦,但我也不斷跟我的導生說,維持工作經驗,不要讓履歷上有斷層,對於未來在美國就讀研究所找工作之際,絕對會是加分,而且能省去很多面試解釋上面的麻煩。
BA Mentor導師們提供的幫助與互動模式
由於BA Mentor的形式為導生與導師一對一的配對,每個導師的風格和能提供的幫助不盡相同,BA Mentor也強調諮詢的主動權在導生身上,碰到甚麼問題就透過信件、訊息和每個月一次的對談中提出,所以每個導生從導師身上學習到的、得到的反饋也因人而異。
以下就很簡述一些導生在訪談中分享覺得導師提供的協助,分為幾個面向論述:
申請直接相關:
1. 選校上的協助,包含如果導師的畢業學校系所剛好是導生要申請的學校,可以提供課程上的介紹與學校招生委員會較看重甚麼樣的特質與條件
2. 各學校的面試細節、協助準備Mock Interview,讓導生在實戰面試時候不會緊張
3. 申請上學校之後,也會詢問導師怎麼在多間錄取學校中做選擇
4. 一些文件準備上的小撇步,例如可以用WES調整GPA
5. 介紹不同學校就讀的學生/人脈,導生可以詢問更多學校的課程和就業概況
6. 幫看SOP架構、申請的資料科學專案架構
申請間接相關:
1. 價值觀層面的影響,修正對於商業分析研究所的正確期待
2. 求學與求職的態度,包含寫文章的好處、聯絡學長姐的心態、時間管理於建立良好的習慣
3. 安穩與慰藉的力量,在申請學校崩潰時可以知道導師在遠方可以聽你的苦惱
BA Mentor可以改進的地方
有導生提到,如果能更加強申請者之間的互動會更好。在第一屆霸饅頭,我們有開設申請留學的社團,但團隊本身並沒有特別去經營或是增加互動,這部分在第二屆希望能有所進步,讓在台灣的申請者們也可以互相協助,產生有別於導師導生互動之外的效益。
也有導生提到針對其他導師導生互動的內容,可以建檔讓這些資訊分享能在社團中發生,更多人受惠,這也是很好且我沒有想過的方向。如何記錄內容、如何將這些內容加值且更多人可以參考,在技術上是有一些挑戰,但或許可以想想怎麼在第二屆中嘗試實現。
另外,一個清單式的提醒也有被提出來做為建議,因為大家申請的時程大抵相似、平行,有一份代辦事項放在社團裡面讓大家可以提醒自己的申請進程也是一個好的方向。
小小的結論
結論就是大家快來申請BA Mentor第二屆的「我要去留學」吧!今年的形式不會和第一屆有太大的差異,但我們開始的時間提前,在流程規劃上也更加流暢,導師們也各自在美國工作一年甚至更久了,隨著諮詢經驗的逐漸成熟,而且還有第一屆的學長姊資源可以徵詢意見,相信霸饅頭能帶著有留學理想的大家,一起在美國為未來的台灣商業分析師與資料科學家開疆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