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彼時書寫計畫] 第六周:求職初始
有點久沒有動筆,在上班工作下班耍廢的循環中,要像很多我崇拜的Medium大大們固定規律寫作和出版實在是有點困難,我一直以為我在2020年第一篇會是一篇書寫送別2019年、祈願2020年的雞湯文章,2019年對我來說的確是充滿改變和成長的一年,從研究所畢業、找到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被工作摧殘後又戲劇性的重生,太多可以寫了,反而不知道怎麼動筆。
2020年我也想跟著很多前輩的步伐說說自己今年的願景,2019年中到年底的波動反而讓我不知道怎麼明確自己的想望和制訂一些新年新希望,但最近的確感覺到寫作的動力在逐漸回流,或許是工作上逐漸有一些明晰的想法和小小的成績,讓我有更多精力和時間去思索寫作這件事情對我的重要性和儀式感。
在亞馬遜的工作內容絕對可以撰寫成文句,但我反而沒有太多有關資料科學的探索,反而是常規SQL Query分析的心得和發現,但那樣的體悟有點平貼公司商業價值的揭露,反而也讓我不知道怎麼下筆,簡單來說就是腦中塞滿很多想法,但卻寫不出來。
最近組上開了些許的商業分析師的職缺,我也被組內和組外主管詢問能否協助面試,內心有被肯定的雀躍,同時也開始回望去年的自己。被眾多背景雄厚的候選人在Linkedin上聯繫內推敝公司時,也想到去年那個稚嫩的自己也是這樣一個一個戒慎恐懼的敲打著自介,希望等著前輩們的回覆和協助內推。
慢慢的,一個有趣的想法開始成形,或許書寫可以無關功能和效益,可以超脫內推和求職訣竅,有沒有一個可能我可以成為一個文字上的陪伴者。我去年的行事曆擱在案頭,裡面有偏執狂的我記錄的各種求職/求學行程,詳細到我挺引以為傲,現在是2020年第六周,而剛剛好,去年2019年第六周也是我準備開始求職之際,藉由回望我每周每個工作日的流水帳紀錄,我可以分享每個行程,撰寫批註,好的壞的一次攤展開來。更重要的是,現在正在求職的你們 (尤其是我明尼蘇達大學的下屆學弟妹們,因為整個時間線是完整復刻的),能看著我的各項行程,對比你們正準備啟動的求職之旅,或近或遠,模仿也行、對比也罷,就把這份文字紀錄當作一份紀實小說或是又臭又長的連載專欄,你們就拿著當作眾多工具的其中一項,且慢且快地向前行。
我決定把這個書寫計畫取名叫做「去年彼時」,我會每周六或日進行更新,除了附上我行事曆的掃描檔/照片檔外,也對上面的列點、紀錄、行程進行記憶的提取,可能大部分不復準確,但我會盡可能的寫下註解和當下的心情。從第六周開始,一路書寫到十八到二十周 (我在2019第18周拿到第一個offer),預計撰寫13+2篇文字。或許每周的行程到後來會有許多重複,但複沓也是找工作必經的過程,我會忠實記錄和回望。
我同時也會在當周努力找到可以撰寫分享有關職涯、資料分析、亞馬遜工作所見所聞的文章一篇,以一周兩篇的基礎文章量為目標更新,就當作是我2020年第一個New Year Resolution吧!
那就廢話不多說,開始「去年彼時書寫計畫」的首章吧!2019年第六周!
這周是MSAB最後一學期開學後的第三周。課程逐漸上軌道,也開始在熟悉新教授的教學模式。
翻看了去年此時的行事曆,最重要的一類行程是我們職涯中心GBCC安排的面試準備工作坊:有周一的Technical Interview Workshop和周五的Mock Marathon。前者時間大概為兩小時半,GBCC找了在明州工作的學長姐回來分享技術面試的訣竅,也有一個區塊是完整的闡述如何做一個Data Science Take Home Challenge。雖然前幾周已經開始在準備相關的面試內容了,但這個頗為完整的工作坊還是讓我更看到自己於一個成熟面試者之間的差異吧,尤其是在data challenge上,雖然從前年的餘暇時間已經能自己獨立完成一個資料分析專案,但學長很有架構的講述流程還是收穫頗多。
另外周五的Mock Marathon也是請在明州工作的學長姊回學校和我們進行一對一的面試實戰,得到反饋是挺正面的,不枉我之前很規律的練習行為面試。
這周另外很常出現在記事本的關鍵字是履歷和自我推薦信。一周七天有四天包含改履歷的行程。的確,我仍會建議在找工作初期的讀者履歷絕對是要一改再改的,給教練改、給學長姊改、無所不用其極的找更多人對你的履歷提出批評絕對百利無一害。
在第六周,總共和三位業界人士打過電話,分別為:General Mills的學長(Contract coach) — 估計是改履歷、抖音的PM — 了解內推機會和灣區PM的生態、Ebay的學長 — 了解ebay做產品分析的內容和如何脫穎而出,真的只能說聽灣區厲害產品公司的前輩們分享會有一種再怎麼累都值得的快感,因為他們能給予我一種實際的願景,一種自我迴圈式的說服,相信自己也可以和他們一樣可以對一個產品充滿如此巨大的熱情。
這周完成若干間公司的內推,分別是:Adroll、Affirm、Pandora,數字不算多,但也是求職開始幾個成功的內推嘗試,雖然之後都沒有拿到面試就是了!也申請了幾個來學校求職網頁上開設職缺的公司,如MLCV、Slalom、Capital One等等,印象中那時候同學們的焦點都放在那幾個學校公告的職缺,路上碰到也是在討論投了沒、有沒有甚麼標準或是亮點可以寫,或許我會建議那個時候的我不要太糾結於那幾個職位,別因為那幾個職位讓自己的情緒被綁住,還是得想一想自己到底要什麼,當然抱著試試看檢測履歷的意圖是可以,但如果真的花太多心神,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這周在複習進度上應該仍處於培養習慣的階段,從記事本中很多的SQL、統計複習可以看出來,也完成了實習一個Topic modelling的project,算是難得的前進。
這周就分享到這邊,最後附上去年第六周的記事本圖檔,歡迎讀者參看我上面的文字搭配使用。如果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跟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