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彼時書寫計畫] 第七周:校招的哲學
進入到第七周,掃視去年此時行事曆的各項列點,這周應該是我已經訂定完整的複習計畫,正以新鮮的姿態履行這些看似規律計畫的一周。
Carlson的課程仍在繼續著,日子被井然有序的以虛線分隔,虛線左邊是白晝,往往充斥著實習RA的工作、各項作業的討論和期末專案的會議;虛線左邊是黑夜,看似條列清楚的check list,實則是無止盡的複習,以及求職上的各種準備。
為了保留最多和最充裕的時間給求職,我實習UMASH的工作都被我排到早上,周一八點到十一點、周四的八點到十點半;這兩天得不畏風雪的從西岸一路走到東岸,零度左右的氣溫對我有若家常。
GBCC在這周安排許多大型活動,恍若要燃盡所有的氣力催出我們求職的急切感。周一是CVS的Info Session,周二晚上是春季MSBA的Career Reception,在一個堂皇的廳堂裡面,來在明州的大小公司擺出小桌,我們穿著西裝穿梭在圓桌間,介紹自己、詢問工作機會、打探消息;大部分的公司其實都沒有贊助工作簽證,對我來說,最後反而有點像是在練習各種行為面試和不同時間長度的自我介紹;周三則是Capital One的Info Session,recruiter坐在一個會議室,五個學生半小時,輪番上陣,面試招募的流程逐漸清晰,似乎在告訴我們,不用想清楚自己是否適合、有沒有喜歡,投就對了!
在這周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和Uber Product Analyst主管的聊天行程。職涯中心貼出了產品分析師的職缺,我看完非常心動,立刻就加了面試主管的LinkedIn,並且約了聊天;趕出了履歷、自我推薦信,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和她通電話的過程中感覺到我離第一關的電話面試是如此接近,問了一些精準的問題,自以為有博得好感,但當然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這周周六也和Mentor Wendy約了談話,翻了翻前面的紀錄,這應該是往後密集練習的第一次通話 (當然前面也不斷地和Wendy更新近況、分享焦慮),算是正式開展技術面試的修練之路。
在個人portfolio的部分,這周應該是開始有計劃地整理過去課程的專案上傳Github和網站,由於學程的data privacy issue實在太多,因此只能將在Predictive Modelling課程裡面使用公開資料庫的作業上傳,重新回望過去寫的Code也是挺多感觸的,想想半年前的我還是個碰到程式一個頭兩個大的屁孩,但也是一路披荊斬棘的走到現在,得把自己丟入職業叢林裏面了呢!
這周仍沒有拿到任何面試,繼續修改、繼續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