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閱讀書單:那些打發家裡蹲的文學與非文學日常

Henry Feng
10 min readDec 25, 2020

--

美國疫情開始的三月,公司也算是迅速宣布在家公司的指示,大概四月的時候才開始從比較焦躁與無所事事的心情中走出來,也訂立了一連串多項難以達成的新年新希望。在洋洋灑灑的清單裡,有個空格是「Reader & Writer Year」,象徵著我作為筆者與讀者的年度期待。那時候好高騖遠的寫下要讀完文學類和非文學類各十五本書 (總計30本),而當下在寫這篇文章之際,達到目標三分之二,但想說就聊勝於無紀錄一下作為一個讀者的日常。有別於國小三四年級兩天一本書的速度和年紀增長後,閱讀的匱乏與偏食 (創業、劇場、工作、留學、求職的壓縮),今年2020年也算是踉蹌地找回閱讀的習慣與配速。這篇即是紀錄今年閱讀習慣重新回溫的小品囉!

購書習慣

只能說我真正是敝公司產品的愛用者,我用Kindle看電子書,也用Amazon買紙本書。大致歸納幾個消費與選書行為吧!

大概在四五月之際有很迫切的渴望想要閱讀中文的小說,也很感謝亞馬遜竟然有很大的繁體電子書清單,基本上只要不要太新的書籍,比較經典的文學作品、甚至是一些工具書都有在Kindle繁中商城上架,如果看內容覺得專業知識是我較不熟悉的,我也會去繁中電子書商城碰碰運氣看能不能買到翻譯的版本,我也很喜歡亞馬遜的Shopping List功能,會把有興趣,但因為不想要讓Kindle出現太多未完成的書籍,就會慢慢讀完已購買的,再分批購買清單中的待買項目。(大愛Kindle繁中書籍,推推!)

至於英文書大致分為兩種購買行為。

如果是工具書、專業書籍,我到年底才意識到應該要買紙本書是比較好的,Kindle顯示圖表、公式的呈現還是沒有到很友善,電子書也缺乏可以快速翻頁去比對段落解釋與圖表的便捷性,雖然紙本書普遍來說比Kindle版本貴,但考量到相對長遠的吸收與反覆閱讀需要,我仍然會選購紙本。

至於一些英文的文學作品、傳記、軟性的商業思維類書籍我就會選擇購買Kindle電子書的版本。

那接下去就來羅列今年2020年,疫情爆發年,我讀過的文學與非文學書籍吧!也會在每本書下面簡述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感受與喜愛程度。

文學類書籍 (目標15本,讀畢9本,達成率60%)

1. 王定國 《神來的時候》- Kindle繁中

今年讀了王定國的兩本書,第一本就是《神來的時候》。印象中是從姍的塗鴉牆看到說Kindle一系列王定國的著作。讀王定國的著作好處就是可以獲得一種凝鍊的平靜,或許和他節制的文筆有關吧,但他的靜又和吳明益的靜不同,是一種歲月被凍結的感覺,尤其是每個男女主角(中年居多),做的每個決定割裂出無法被追返的定局,像極了疫情時候各種消息、死亡、病痛決定出的分野。很喜歡在睡前開盞小燈閱讀這本書,由於都是中短篇幅的故事,非常適合做疲憊工作腦袋瘋狂運轉一天後與睡眠這個交界處混沌曖昧的開始。

2. 王定國《敵人的櫻花》- Kindle繁中

第二本王定國的小說,是長篇小說。愛上王定國筆下對於愛情的背叛與出軌之描寫。還是如前一本的靜、蕭索、凝凍。他筆下的台灣是秋天海岸邊灰撲撲的色塊、夾雜蘆葦與海風的濃烈氣息。始終知道愛情不可能長久、易碎如琉璃,但仍然願意夾帶著恨意守護愛情者,那股決然讓人肅然請敬,也是一本很適合在睡前就一盞燈的好書,適合慢品。

3. 胡晴舫 《群島》- Kindle繁中

一本講島嶼上社群媒體猖狂的書,和我非文學剛讀完的一本講社群的書互為對偶。很有趣的書寫格式、快速迭代、讓讀者的腎上腺素隨著文字疊加的故事,可以看得非常快。我覺得在2020年是我重新定義社群的本命年,透過很多閱讀去告訴自己要如何有架構的解離我對於社群的癮,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四月,有把我從對於社群上的著魔與真實世界的疏離拉回來一點點,讓我更接近那個真實的我。

4. 劉慈欣 《三體I》- Kindle繁中

久仰大名的小說,前面鋪陳的地方挺引人入勝,包含科學之於宇宙和外星人的探討,利用電玩遊戲穿插輔佐劇情的部分,但我感覺最後面大Boss出來的地方和主角群解決的方式有點倉卒而且篇幅過於短小,頭重腳輕的感覺,但應該還是會在明年把二三集看完吧!

5. 阮慶岳《山徑踟躕》- Kindle繁中

讀完感受略為浮淺,一樣是寫山林、一樣是寫略帶魔幻的台灣東部與原住民文化,相要於苦雨之地來說,我還是有點難進入阮慶岳筆下的世界,或許是他的角色們離我太過遙遠,也可能是文字風格太散文式(連對話也是),但也是一本可以很快看完的小說。

6. 安藤忠雄《邊走邊想》- Kindle繁中

不知道為什麼一二月的時候突然對於建築很感興趣,甚至上網看了一些怎麼半路出家成為建築師的教學與書單,而這本書算是清單上前面幾本的選項,也是可以用Kindle閱讀的電子書。想想這大半的人生裡面離建築最接近的時刻就是雙修戲劇舞設課的時候吧!每篇都是很小品的心得與工作筆記,很欣賞這位大師對於這個技藝與學門的謙卑,在侯孝賢今年獲頒金馬終身成就獎時發表感言之際,也有感受到那股很溫暖的赤誠,或許是時候該重讀《源泉》了!

7. 吳明益《苦雨之地》- 紙本書繁中

忘記是誰幫我帶來這本珍貴的書,吳明益的大師地位無庸置疑,苦雨之地被很多好友盛讚,而明年天橋上的魔術師也要成為公視影集,或許說吳是今年討論度最高的作家也不會太誇張。延續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文字風格與略帶一點魔幻寫實的筆觸,吳將場景拉入山林,每個字句段落都是雲霧繚繞、暈染著水氣潮濕的氣息,是台灣我想像中黑綠綠的森林。感覺閱讀時完全可以融於作者的呼吸,緩慢而悠長,非常非常舒服的閱讀體驗。

8. 徐則臣《北上》- 紙本書繁中

作為徐則臣的忠實讀者,《耶路撒冷》榮登我2016年度書籍首選,但這本去年底新出的《北上》卻讓我小小失望。對於大運河的歷史沒有那麼共情吧,而且時間跨度與跳躍太大,很難累積對於書中角色的積累;還是比較喜歡那個把一本書凝聚在四個角色與好好講一個世代縮影的徐則臣,或許我也是長大了!

9. 報導者《烈火黑潮》- Kindle繁中

聽完報導者的其中一集Podcast很受鼓舞和振奮下買的書,也是想要多了解去年把香港劃出一道很深很深傷口的抗中事件。這本書比我想像中看得要慢,報導文學的形式我稍稍有點進不去,讀完只是覺得或許我永遠回不去那個記憶中的第二故鄉了吧!

🎇文學類書籍年度最愛:吳明益《苦雨之地》、王定國《敵人的櫻花》

非文學類書籍 (目標15本,讀完10本,達成率66%)

1. 納希姆.塔伯雷《隨機騙局》- Kindle繁中

非常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在疫情剛開始讀的,有顛覆我對於成功的追求與定義問題,也非常適合疫情這隻黑天鵝翩然降臨時,完全是可以抱著取暖的浮木吧!也是讀完這本書之後,開始著迷於隨機性的概念,也更豁達的面對今年遇見的種種不安定,非常推薦!

2. 瑞.達利歐《原則》- 精裝書簡體

略感失望的一本書,前面對於個人的修為提醒算是有幫助,但後面對於如何打造一個有原則的公司讀起來較無感一點,可能並不是非常適合現在的我吧!

3. 矽谷阿雅《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 Kindle繁中

普普的一本書,本來很期待書中會有更多阿雅的一些工作心得與體悟或是比較特殊的觀點,但其實內容跟平常阿雅的直播並沒有相去太遠,這本書談夢想,但我比較感覺是在販賣一種夢想吧!讀完這本書後,反而讓我開始思索學習技能輸入、內容輸出、個人品牌、專業標籤之間的各種平衡,也是我在下半年不斷逼迫自己去想的事情,因為最近個人品牌、斜槓這些熱點字在這一年也得到蠻多大量的討論,社會上也出現很多知識網紅、Influencer,就當這本書是一個門檻線吧!

4. 徐豫《在家工作》- Kindle繁中

同樣是一本言過其實的書,我大概花了一個下午三四個小時就看完了吧!那時候買這本書是因為開始聽御姊愛的Podcast,我很喜歡聽她的Podcast,短短的,很適合睡前的時候聽,徐豫老師的聲音很舒服而且堅定。但這本書就真的有點貧乏了,不推薦花錢買已經可能知道的事情,聽她的Podcast和讀她的內容也是讓我反覆去思索自己的定位,之於一個知識性內容的產出者。但結論就是,我或許會欣賞她跟阿雅經營社群和品牌的方式,我並不會想要成為他們那種類型的Influencer,大致就是這樣吧!

5. 歐萊里《未來地圖》- Kindle繁中

讀起來深受啟發的一本書,最喜歡第二部和第四部,身為在科技業工作的人,歐萊里筆下的矽谷歷史躍然紙上,也慢慢真正用心去理解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和獨角獸會成功,也去想像自己未來可能的創業應該要長甚麼樣的輪廓,也對於最後他對於資本市場、大小公司、服務對象的討論心有戚戚,或許我們不能逃避身處在於資本市場、在這個世界得不斷競逐的事實,但還是可以從他的文字中看到一些逃逸的可能,包含你怎麼做選擇、你怎麼維持精簡的體系、不追求擴張,非常非常棒的一本書!

6. 哈拉瑞《人類大歷史》- Kindle繁中

好友推薦的書,讀完有種國高中世界史往下深挖的感覺,前三部的感受較不深,最後一部拉到現代後的見解比較符合我的口味,但也沒有超出我的想像太多,大部分都是已經知道的東西,但作為一個經典,還是值得一讀!

7. F. Provost & T. Fawcett 《Data Science for Business》- Paperback English

接下來就進入英文原文系列,有幾本書是想要今年重新複習的工具書,而這本Data Science for Business就是一本,也成功複習完了,這本書的經典程度就不用我多說啦,UMN MSBA兩堂課將這本書列為指定閱讀,讀完對於資料科學還是會有憧憬且融會貫通的感覺,就繼續前進吧!

8. A. Croll & B. Yoskovitz 《Lean Analytics》- Kindle English

仍然是經典中的經典,產品分析的聖經!也是將其從頭到尾閱讀了一遍,任何未來想要擔任產品面向的資料科學家或分析師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明年還是能站在這本書堅實的肩膀上繼續往產品分析師的領域穩定邁進!

9. R. Kohavi & D. Tang & Y. Xu《Trustworthy Online Controlled Experiments》- Paperback English

講A/B Testing與實驗今年最好的一本書 (其實也沒有讀過其他的),也是今年新出的書,是幾個來自Linkedin、Mircorsoft、Google的資料科學家大頭非常細緻且務實介紹甚麼是A/B Testing。因為今年剛好做了一個和公司內部實驗系統有關的專案,這本書的一些吸收在專案進行中幫助我很快上手很多系統面、術語面和後面統計面的知識,總之大推!

10. S. Aral 《The Hype Machine》- Paperback English

錄完某Podcast,導生推薦的教授今年寫的書,也是非常非常喜歡且易讀的一本書。這本書呼應小說《群島》,也是探討社群媒體對於政治、經濟、人類行為的影響,尤其著眼於精準且完整研究的因果關係探討,引人入勝、作者旁徵博引,讀這本資訊經濟主題的書時,你能透過書頁去認識這個知識底蘊深厚且迷人的教授(是真的會愛上的那種),讀完會羨慕導生可以成為他課堂的學生。讀完這本書也讓我認真思考未來三五年後的職涯發展和規劃,因為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於這些科技公司產品怎麼改變社會和人類行為這個命題產生高度的興趣,開始會不經意瀏覽一些資管博士的資訊,但就是明年看看怎麼樣囉!

🎇非文學類書籍年度最愛:納希姆.塔伯雷《隨機騙局》、歐萊里《未來地圖》、R. Kohavi & D. Tang & Y. Xu《Trustworthy Online Controlled Experiments》、S. Aral 《The Hype Machine》

最後的最後,看看明年吧!

很感謝這19本書陪我度過家裡蹲的2020年,算是慰藉稍稍孤單與寂寞的夜晚與周末,或許慢慢拾回閱讀習慣是疫情給我最好的禮物吧!明年不求看更多書,也稍微修正了自己的目標,文學類和非文學類各十本,總共20本書,希望能看到資訊經濟、社會科學、產品的書;也要不斷餵養自己對於文學的崇慕,認識更多好的小說家與散文家,也希望自己能讀更多英文原文好書,這樣明年就基本圓滿了吧!

共勉之!

--

--

Henry Feng
Henry Feng

Written by Henry Feng

Sr. Data Scientist | UMN MSBA | Medium List: https://pse.is/SGEXZ | 諮詢服務: https://tinyurl.com/3h3uhmk7 | Podcast: 商業分析眨眨眼

Respons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