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饅頭第一屆「我要找工作」導生求職成果與諮詢體驗分享
先前情提要一下,為什麼這時候要快快把這篇文章完成,第一是疫情有點打亂第二屆找工作招生的節奏,我們身在美國的導師團隊實在很難掌握到底第二屆報名低落的原因是宣傳不力還是在台灣的大家仍在觀望真正出國的意願,近期也看到AIT慢慢陸續重新處理簽證的事情,因此想說快點把回顧文寫出來,我們第二屆找工作也持續開放學生報名,我們預計改採取Rolling base的報名方式,將報名時間延長到八月底,您一旦填寫報名表,確認會出國或開始學程,我們就會安排面談,如果適合就會成功加入第二屆「我要找工作」的Program。
這消息也會同步公布在粉絲專頁,歡迎讀者隨時鎖定。
以下正式進入今天的分享,如同前一篇「我要去留學」的架構,會先分享基本的找工作數據,在進入求職者之於霸饅頭諮詢體驗的回饋,也很感謝願意受訪的Mentee們,讓我們未來的霸饅頭能更臻成熟完美。
求職數據分享
第一屆霸饅頭「我要找工作」導生人數:9人
第一屆霸饅頭「我要找工作」導師人數:5人,平均一位導師和1–2位導生進行配對
成功求職的人數(包含實習、正職):4人
仍在求職的人數(於統計截止日前):4人
中途消失、連絡不到的導生人數:1人
第一屆霸饅頭「我要找工作」求職成功率:44% (4/9)
申請到的公司:Amazon、Amgen Inc、Costco等
成功求職導生的訪談紀錄分享
以下就幾個訪談的大方向整理了一些這屆導生的求職、心路歷程與對霸饅頭的看法。
求職歷程簡述
幾位成功找到工作的導生,他們在投遞履歷的數目上分布在50–200個公司職位這個範疇內,而最後有成功進入面試流程的數字為5–7個職位;而拿到最後的職缺錄取為1–2個。
如此的轉換率也和我去年找工作時的數字沒有差距太大。因此這樣的數據再一次告訴我們,如果要在美國找工作,這是一個以量衝量的過程,還是得先把履歷數目投到一定數量之後,求職者會慢慢摸索出一個手感,進而促進轉換到面試的比例。
此外,這些導生最後拿到的offer,基本上都是透過內推或是校招的機會拿到的,再次間接證明和透過內推與好的學校職涯服務,對於拿到最終的工作錄取是有高度正相關的。
與霸饅頭導師輔導諮詢的過程中,最有幫助的項目
幾個導生都不約而同的分為兩個面向分享在整個一年霸饅頭與老師的互動裡面,他們覺得最有幫助的部分。
軟性的部分:很多導生提及因為導師的分享,得以很順利的從台灣申請學校的心態轉換成在美國求職找工作的備戰心理。包含在導師的提醒下開始進行Networking、開始調整履歷與準備作品集等等,這種上緊發條的感覺很不錯,有別於其他同學程同學還在摸索求職與學習的比例,透過導師的協助排序優先級,真的能為未來的求職準備打下很好的基礎。
另外,導師與導生也在輔導的過程中變成很像朋友的關係,能提供一個遠端精神上的支持,讓導生在後期找工作很崩潰的時候,有一個抒發的安全管道。
硬核的部分,導師也在導生逐漸進入求職密集期,提供公司的介紹、詳細調整履歷、練習面試、練習SQL試題的協助,很多時候也提點很多方向性的東西,告訴導生哪些資源對於面試準備很有幫助。
對於霸饅頭可以改進的建議
- 認識其他的Mentor:有mentee表示,由於不是他配對的mentor之成功經驗都可以複製,如果可以或許可以安排一些機會可以讓mentee有機會可以認識其他的導師,並且增加可能networking的機會,也可以增加
- Mentee與Mentee之間的交流:由於第一屆比較是各個導師與導生各自帶開輔導,因此受訪者表示希望可以在社團裡面有一些合作與共同奮鬥的紀錄,包含分享Leetcode帳號、開共筆、彼此砥礪求職的進度等,這部分我們也預計在第二屆希望能觸發更多導生之間的討論和協作。
- 導生不知道怎麼請導師幫忙:由於不是每個導生一開始到美國都知道怎麼開始進行求職的準備,以及怎麼問正確的問題。而霸饅頭計畫一開始是標榜主動權是在導生身上,有導生去帶領討論跟提出想要諮詢的方向,但往往學生並沒有太明晰的方向,所以學生也會沒有意願主動找導師洽詢。未來在這塊部分,我們霸饅頭應該會提供給導師與導生一份可供參考的求職時程準備,讓學生與老師可以選擇要不要按表操課,進行求職每個月、每個雙周的準備。
小小的結論
今年新冠肺炎打亂了很多學生到美求學的計畫,我們內部的招募、報名流程也被影響,也因為導師們工作繁忙,很少時間去討論以及跟對於霸饅頭有興趣的求職者們溝通我們的調整方式。透過這篇文章與粉專的公告,我們將會延後報名「我要找工作」的時程,延到八月底,並且採取Rolling base的面談方式,先報名者先面談,當導生招滿就會停止招募。
歡迎參考以下連結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