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分析碩士申請] 3. 學長姐聯絡注意事項一二三

Henry Feng
6 min readSep 5, 2018

--

這個系列有點久沒更新,也不太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把它更新完,但有鑑於自己覺得在選校和準備申請的過程裡面,得力於很多學長姐和在美國讀類似學程的同屆的幫助,想說可以來分享一些在聯絡學長姐的時候一些小技巧。

當初在申請學校的時候,有一次也因為自己準備的沒有很好,在電話聯絡美國讀書的學長時,被善意但嚴肅地提醒了一下,才發現連絡不只是一個輕鬆的行為,而是兩人互信建立的開始,很需要審慎的對待的!

來到美國之後,開始學習怎麼networking,也慢慢知道,當你丟出Linkedin邀請,或是想要寫一封信約一個簡單30分鐘的談話,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因此想說在這邊分享一下申請季詢問學長姐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

“woman using gold iPhone 7”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如何找到和你想要就讀領域相同的學長姐?

以下列出幾個方式,都是我有嘗試過的,不建議每個都效率最高,但套一句我們程式老師的名言:Start Early。提早開始一定可以聯絡到願意和你聊聊的對象的!

  1. PTT 留學版:留學板上高人輩出,很多大神。用關鍵字找到相關的文章後,可以透過站內信和對方交換其他通訊軟體的聯絡方式。PTT留學版的一個特性是,大家其實都是處於一個互相幫助的狀態,申請留學的過程漫長而煎熬,大家都經歷過相似的旅途,也或多或少接受過學長姐的幫助,所以願意和申請者聊聊的意願,在我的觀察,比其他管道還要高出許多。
  2. 學校網站:有一些學校網站會有當屆就讀者的Profile,你可以從上面得知他們的姓名或聯絡方式,如果沒有聯絡方式,可以透過姓名直接在Linkedin上查找,再進行聯絡。這個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得到第一手的學校學程資訊,也可以知道他們就讀的體驗和課程嚴謹或水,是非常好的聯絡管道。
  3. Linkedin:建議申請者在申請時慢慢了解Linkedin的使用,對於未來到美國求職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可以透過搜尋學校,找到校友,並且進行聯絡,通常我都是找台灣人或中國人居多,也相對比較容易得到回覆。
  4. 靠朋友牽線:一個人或多或少一定會有先於我們去美國讀書的同學,這時候就可以靠他們介紹一些在相關領域就讀的學長姊,約個電話聊聊。

三個Yes,聯絡學長姐必做三件事

“turned on white YES LED signage” by Julian Lozano on Unsplash
  1. 做一個尊重他們時間的人:

建議在和他們約電話聊天的同時,就和他們大致擬定談話時間,不宜太短 (如果只有五分鐘,那就乾脆用訊息就可以了),也不宜太長,我建議二十到三十分鐘的談話。尊重時間也代表要準時,我覺得是申請者的責任必須要和學長姐確認時間長短、時區的問題(考量對方白天晚上等等),以達到最少打擾他們生活作息為最高準則。

2. 一定要列出問題:

有些時候接到和申請者的來電,對方可能就問了一兩個問題,會讓我覺得是否他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尤其當學長姐可能是特別空出一個時間要回答申請者完整的疑惑時,只是一個問題真的會讓人有點小困惑。

我建議申請者要先把所有想要問的問題列出來,宜多不宜少,在有限的時間裡,自己做好每一個問題的時間分配,也不一定要全部問完,沒有問完也可以當作之後繼續聯繫的基礎。

問題可以分為幾類:1) 申請過程分享與注意事項 2) 學程的申請條件 3) 那時候還有沒有申請其他學程,為什麼?3) 現在就讀體驗、課程狀況 4) 就業情況等等。按照一個清楚的流程走,在電話接通的時候,也可以簡單和學長姐講一下想要問的問題方向,讓對方有個底,也是蠻不錯的。

3. 了解學長姐背景、做足功課:

現在網路很方便,Linkedin一搜基本上一個個體的工作經歷、學歷都一目了然,一定要去了解他們的經驗,不要問你可以自己找到的問題,像是我有一次就直接劈頭問對方有沒有工作經驗,但其實後來想想,這個問題透過Linkedin就可以知道了。

此外,如果學校網頁上已經有的資訊,也不要問。學長姊在申請的時候也一定是把網頁看得滾瓜爛熟,如果我問了一些基本的資訊,在對方聽起來或多或少會覺得我是一個沒有準備好的狀態。

三個No,聯絡學長姐千萬不要做的三件事

“No text overlay on red background” by Gemma Evans on Unsplash
  1. 避免一些第一次聯絡不適合的問題:

這個部分有點玄,但有時候就是憑感覺進行問題的篩選。我是有被職場前輩建議過,不要問找工作找的好不好、不要問薪水、不要問讀書開不開心或是有沒有符合當時的期待。這些問題應該是看對方願不願意和你分享,而不適合主動提問。

2. 沒有前情提要:

我在申請初期,一開始聯絡學長會沒頭沒尾的尋求一通電話的協助,但其實這樣蠻不好的,有點沒頭沒腦。應該再連絡初期,就先簡介自己的背景、學經歷、大致上的疑惑,讓對方可以先了解自己是否可以幫到忙。

3. 沒有follow up:

這件事情我也還在學習,一通電話之後,如何和學長姐保持規律但又不造成打擾的聯繫我覺得真的是一門藝術。申請過程中,問題一定會持續地冒出來,如何保持和對方的關係,並且持續溝通,沒有follow up,是絕對不可能的!

小結論

人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互助很難在這個社會生活下去。申請學校對很多人來說是個蠻煎熬的過程,我那時候也是因為很多學長姊的幫助才能申請到理想的科系,現在回頭想想,還是很感激他們願意撥冗花一些額外的時間和我對話,所以申請者們也不要擔心害怕去主動認識一些陌生的學長姊,提早開始、提早聯絡、做足準備,一定會沒有問題的!

--

--

Henry Feng
Henry Feng

Written by Henry Feng

Sr. Data Scientist | UMN MSBA | Medium List: https://pse.is/SGEXZ | 諮詢服務: https://tinyurl.com/3h3uhmk7 | Podcast: 商業分析眨眨眼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