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分析求職]分析領域前輩Coffee Chat問題類型彙整
最近在忙著搬家,整理出過去一些研究所學習與求職的筆記本,裡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我在讀UMN MSBA研究所時和資料分析領域的學長姐和前輩coffee chat前準備的各種問題列表,列出問題進而一項項在電話或是視訊中逐一提問,推進節奏。
看著四五年前生澀的筆記,動心起念想要把過去Coffee Chat怎麼發想問題、怎麼整理提問方向在這篇文章中一次分享,相信可以讓一些正在就讀分析相關研究所,或是在台灣已經拿到美國分析研究所的Offer,即將投入激烈求職市場的新鮮人,一個可以預先準備和練習的方向;畢竟建立人脈與和別人約電話/實體coffee chat,還是大多數台灣學生比較不熟悉的部分。
適用對象
- 就讀美國商業分析研究所的讀者
- 即將來美國就讀商業分析研究所的讀者
本篇將會以美國「商業分析」、「資料分析」、「資料科學」求職的人脈建立和Coffee Chat準備為主,因為畢竟任何專業人脈的建立,都是跟領域環環相扣的,發問的主題與方向也多數會與想要建立連結者的背景有關係。因此,如果你非資料分析背景,這篇文章頂多可以給你一個方向,建立對應於你所處領域的問題集!
想要成功在美國找到分析相關的工作嗎?歡迎點入以下連結報名我的四五月公開課!
從最小單位「你」出發
這部分的問題主要可以圍繞:
- 前輩/學長姊拿到這個職位前的相關問題,例如
- 為什麼就讀分析相關的學程?
- 在就讀研究所時做了甚麼樣的求職規劃與準備?
- 學程裡面哪些課程對於拿到現在這個職位最有幫助?跟相對沒有幫助?
- 有使用哪些學程的資源做找工作的準備
2. 職位面試相關的問題,例如
- 該職位的面試流程
- 該職位注重甚麼?
- 面試官是看中前輩的哪些特質,進而錄取?
- 該職位面試需要的軟硬技能
3. 前輩/學長姊做這個工作時候的相關問題,例如
- 工作內容概覽
- 平常所用的工具
- 分析專案的類型
4. 前輩學長姊做這個工作與未來性相關的問題,例如
- 對於未來職涯規劃的想法
- 怎麼準備職涯的下一步
- 有甚麼資源可以達到下一階段的職涯目標
再擴張到「你」與「公司組織」/「合作對象」
跟前輩討論完前輩的背景和怎麼走到現在的位置,接下來可以請前輩從他的自身角度,帶你去認識他所在的公司組織與合作對象,而這部分的資訊,往往是Coffee Chat的精華所在,因為是從求職網站上的不會太明顯的內線資訊。
- 公司組織的相關問題,例如
- 公司的資料組織是如何設計的呢?是資料團隊集中,還是分散在各不同的產品下面?
- 資料團隊的主管是甚麼樣的職位?是產品經理、資料科學/分析經理還是工程經理?
- 跟你同樣團隊裡面的都是資料分析/資料科學人員嗎?
- 你所處團隊的規模大小和人數多寡
2. 合作對象(Stakeholder)相關問題,例如
- 通常做為資料分析師,你的客戶是誰?是產品經理、工程師、行銷經理還是業務?
- 作為資料分析師,你跟客戶的關係如何?是上下從屬、平等共事還是其他?
- 做為資料分析師,你的合作對象對於數據和分析結果的接納程度如何?
- 有需要進行跨組的合作嗎?
最後用「你」與「產品」/「商業領域」的關係留下深刻印象
跟前輩聊完「個人」與「個人與其他人」的問題後,你可以透過詢問前輩所在產品、商業領域相關的問題,去展現出來你對於該產業、產品是有做過研究的,也同時顯現出你的熱忱。很多人會忽略這個部分,但也是這部分,如果我作為被聯絡聊天的人,有提到這部分我會覺得學弟妹是有做功課,跟真正可以拉出獨特性的地方。
- 負責的產品與相關業務的問題,例如
- 你們怎麼衡量產品/該業務的成功?
- 你們最關注的產品指標是什麼呢?
- 你們用甚麼樣的標準去排列產品開發、分析專案的優先順序?
- 目前產品或是業務線的使用者是誰呢?
- 這些使用者他們有甚麼樣的痛點需要解決?你們做了哪些努力去解決這些痛點?
以上大致是我從過去的筆記裡面萃取出我問題的幾大方向,相信從這幾大類的問題出發,經過合理的引導和互動,一定可以讓你有非常成功且流暢的Coffee Chat!讓你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與產業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