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分析師求職] 如何攻略電話面試

Henry Feng
8 min readMar 8, 2020

--

之前在曬Offer文的Medium文章裡面,有簡單帶到商業分析求職時候的流程,電話面試我簡單幾筆描述,重點放在如何準備的層面。很幸運的是,在亞馬遜工作才幾個月,因為組上有新開的職缺,開始旁聽前輩們的面試,也希望能透過在旁見習,能有朝一日成為獨當一面的面試官。由於大部分的見習都屬電話面試,我也開始回想當時準備電話面試的過程。希望能在這篇文章中,整理一些重點,給現在深陷求職季和武漢肺炎風波的求職者們一些可以注意的方向,畢竟敝公司也已經將最後一關的Onsite都改成遠端視訊,這種面試者聲音為王的面試估計會成為接下來幾個月的主流。

以下幾點是我針對面試前和面試中可以進行的準備和應該注意的地方,列出來的提醒。

Photo by Fezbot2000 on Unsplash

[面試前]

第一、 一定要準備問題、準備講稿、準備自我介紹

這是老生常談,但很多面試者在面對一些問題時,甚至是簡單的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有一種遲疑、沒有準備的感覺,甚至連母語是英文的面試者,我常常在聽他們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有種抓不到重點的困惑感。

每個公司在電話面試的階段一定會有必考的行為面試題目,撇除技術面試不說,行為面試的題目網路上不管是一畝三分地、Glassdoor一定是非常多考古題,但在我的經驗裡,這往往是面試者覺得最簡單也最會忽視的部分。

我的建議是,你在接到第一個電話面試的時候,就立刻上一畝或是Glassdoor去搜尋該公司的面試者經驗,把問題整理成題庫,一題題套入你的故事,以STAR的形式去撰寫你的故事,這是面試一定要做的基本功,不要覺得你英文很好或是講了很多遍就輕忽。

第二、 一定要跟別人練習電話面試

把問題準備完,也撰寫完STAR形式的回答,這遠遠不夠,我會強烈建議面試者一定要找一到兩個人,對方可以是學長姊、職涯中心的老師、你的Mentor,約一個和面試時間差不多長度的通話,請他們以面試官的身分直接打來、讓他詢問你準備好的題目、直接開始進行面試,並在面試完給你反饋。

我過去一開始有電話面試的時候,每次面試的前一天晚上,我一定會排除萬難起碼約到一個對象可以和我練習面試,這樣的角色扮演不僅能讓我們這些非母語人士對於語言的掌握程度提升,也可以適時的減緩隔天面試的緊張感。

[面試中]

第一、 參考筆記、查Google雖可恥但有用

由於商業分析師的面試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SQL、統計、程式語言等。按照我過往的經驗,如果我碰到不會的題目,面試官其實會給予一定程度的暗示或是方向讓面試者可以前進,畢竟在我的概念裡,面試官應該還是會希望面試者能回答好問題。因此,我會建議面試者可以在碰到較為沒有把握的題目時,嘗試查找Google。我也有碰過面試官在我被SQL測驗卡住的時候,請我查Google修正我的答案。

舉例來說,我曾碰過面試官問我線性回歸的假設是甚麼?可能沒有準備到,我建議面試者可以先確認好問題,用幾個腦中所認知的假設先簡單回答,同時查Google,最後再按照Google的結果找回穩定感,條列回答。查Google的同時面試官應該是不會知道,與其放棄回答,為什麼不直接查詢,將答案簡單消化後做回答呢?

這個道理也同時應用在回答行為相關的問題上,自我介紹之際參考履歷的架構、行為問答按照你整理的STAR架構回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面試官無法知道你面前的電腦秀出來的內容為何。參考稿子、筆記、列點等,能幫助你穩定心情,好好思索面試官的問題,進而完整清晰的回答。

第二、 抑揚頓挫、停頓、呼吸無比重要

這件事情我去年面試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是直到最近開始旁聽,我才發現這件事情真的超級重要,甚至重要性高於你內容的完整度。

只聽一個人的聲音聽一個小時是很需要耐心跟精力的一件事情,抽離掉表情、肢體互動等元素,當一個面試情境裡面只存在聲音時,包含聽者和講述者都相對容易感到疲乏,尤其很多時候如果雙方的訊號、背景音干擾的外在因素加入後,會讓一個電話面試的舒適度門檻瞬間加高好多。

很多美國人、印度人等母語人士會連珠炮的丟出很多資訊,完全沒有停頓和留給對方思考的空間,或許是我功力不夠,我常常會迷失在過多的資訊裡面。而非母語人士可能英文沒有那麼好速度相對慢,但少了停頓也會讓我抓不到重點。

假定一個面試者很有知覺的使用STAR或是列點的形式回答問題,面試官就會知道怎麼做筆記;但按照我的經驗,包含陪別人練習面試的時候,多數面試者都不太用STAR,如果沒有在明顯切割和頓點的情況下,又沒有抑揚頓挫去強調重點和關鍵字,真的挺很吃力且會對內容失去興趣。

同時,在這樣的語境裡面,眾多的Filler和贅字贅句會被清楚的放大,包含well、um、to be honest、so等等,很多人無意識地重複這些字,多到可以讓面試官意識到並且數數的程度。

要如何避免以上所述的問題呢?撰稿、有意識地反覆練習是最好的方法。很多人在面試的時候忘記呼吸是因為緊張,所以去除緊張和記得呼吸的方法就是反覆練習跟仔細聆聽面試官的反應,偶爾停頓一下,詢問面試官有沒有問題或是清不清楚是很重要的。

第三、 聽清楚問題再回答

我也發現,有很高比例的面試者答非所問。當面試官問一個方向時,面試者的答案完全偏題且沒有打中面試官想要詢問的點。尤其在面商業分析師的時候,大多數的故事應該都是圍繞資料分析的經驗和故事,但我強烈建議面試者不要把每個問題都導向你用數據做了甚麼事情最後導致甚麼結果,因為有些問題就是無法用數據分析回答的。

在每個面試官的問題背後,都會有一個核心的特質是面試官想要看到的。我們亞馬遜有所謂的領導原則和其相對應的問題,在面試官丟出問題之際,面試者不應該搶著回答,而是先釐清問題的字句,可能是用換句話說的方式詢問,透過和面試官的互動,進而得知面試官想要看的是你有哪個特質,是有ownership、有backbone、還是你能deep dive,你選取的故事除了在S (Situation)層面有扣住面試官提出的情境 (例如 有沒有碰到無法達到承諾的時候),在A (Action)的時候,你的解決方案則要緊咬著問題背後的核心 (例如 有沒有碰到無法碰到承諾的時候,背後的核心可能是測試面試者有沒有ownership,儘管沒有達到承諾,但怎麼能一人肩負起責任把事情完成)。

太多時候,面試者分享的情境根本和問題設定的情境相差十幾萬里,當情境設定錯誤,不管你的解決方案多出色,這題基本上就已經失分了!

第四、 回答不要太長、留空間且多注意Follow-up的題目

這個要點有點承接第三點,短的空白是停頓、長的空白就是一個休止或是結束。大多數的面試者會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的故事,但我的建議會是,第一層的回答可以按照STAR形式,尤其是在回答資料分析專案的時候,不要揭露太多模型、方法論或是數據,而是把這些相對細節的資訊留給Follow-up的問題。我這邊有個推薦的邏輯,第一個問題你就假設你的面試官是沒有技術背景的主管,你需要用簡單、非技術的語言去講述的故事;而之後follow-up的問題,你就想像你的面試官是你組上資料分析的同事、資料科學家等等,你可以在之後的問題慢慢揭露你的技術底蘊。

因此,很重要的是,你必須要360度全面的了解你自己的故事,不要挑你沒有參與太多的專案或是經驗做分享,因為真的很容易在後續的follow-up問題露餡。更進一步的是,在準備問題的時候,你經驗中的每個決策都會是被follow-up的:為什麼選這個模型而不是另一個模型、怎麼蒐集資料、怎麼跟同事組員溝通、結果後續如何等等、如果重來一遍怎麼修正,每個問題起碼要在準備STAR的時候有大概的想法,即使你沒有想法也要有想法,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面試官會問到多細。

[面試後]

第一、 事後檢討能讓你走更遠的路

在掛上電話幾近虛脫的時候,別立刻大吃大喝或是倒頭就睡,剛剛面試官問的問題集是你非常珍貴的資料點。面試前你準備了很多過去面試者的考古題,現在是好的時間點讓你去核對你剛剛的面的題目和考古題的契合度,有準備到的當然很好;沒有準備到,答的不太理想的部分就特別加註,好好把答案準備好,別在同樣的陰溝裏面翻第二次船。

這個方法也是可以幫助你更聚焦你的準備方向,也具有可複製性,到最後,你能整理出一份商業分析師/資料分析師的常見面試問題集,也能讓你下一次的面試前準備更加事半功倍。

小結

電話面試永遠是一個公司和候選人的第一次接觸。他的基數在求職的過程中往往也是最大的,像是金字塔底部的功能,他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關卡。面試者真的要不斷去反覆練習自己的故事,把每次電話面試的機會把握起來,在邁向下一個關卡。

--

--

Henry Feng

Sr. Data Scientist | UMN MSBA | Medium List: https://pse.is/SGEXZ | 諮詢服務: https://tinyurl.com/3h3uhmk7 | Podcast: 商業分析眨眨眼